2023年已然步入尾声,但一些事关消费电子的领域,面向2024年的变化正在悄然发生。中国通信院数据显示,2023年9月国内市场手机出货量达到3327.7万部,同比增长59%,其中5G手机5871.7万部,同比增长90.1%。
从经济数据来看,当前国内乃至全球依旧处于经济下行区间中,经济数据持续呈现颓势,消费降级成为国内媒体经常讨论的话题。在这种背景下,为何智能手机的出货量在爬升回暖?需求又从何处来?这是昙花一现,还是拐点信号?
本文将从周期视角聊一聊智能手机产业的复苏。观点多为个人观点,或有失偏颇,还望多包涵。
01
消费能力受冲击,但绝对值依旧充分
谈及消费相关的行业时,笔者一般习惯把问题拆分为三个部分,即“有没有能力买”、“有没有意愿买”,具体到行业标的上,则是“为什么买你家的”。那么以这种视角来看,当前国内是否有能力消费3C电子呢?
疫情后,中国居民的消费能力确实是受到了冲击,但对于消费电子而言依旧是充足的。根据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9月,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累计值为39428元,同比2022年增长了5.19%,在绝对值上维持增长,但在比重方面有所下滑。
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下滑,可以理解为“居民愿意拿出来花的钱少了”,这也是2023年以来国内经济复苏不及预期的原因之一。从2020年以来的社零数据看,居民消费曾多次出现潜在趋势水平向上的“报复性反弹”,但在疫情反复、监管政策以及房企暴雷的冲击下,这类趋势则遭到了抑制。
用一些老生常谈的论调来说,就是居民消费信心受到了冲击,而市场的环境使居民对未来收入增长的预期偏弱,对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提升的信心不足,导致在消费上趋于谨慎。在此背景下,消费者更为注重消费的质量,消费决策趋于理性,即“花得值”。
这并不代表消费者的消费金额会减少,实际上在完成决策后,消费者单次的消费金额或许还会有所增加。但在消费频次上,谨慎消费会令消费者在掏钱出来前更仔细地思考需求点和需求匹配度,对于单价较高的家电、家具、家装地产等方面的消费,居民都会更为谨慎。
3C电子消费相对于上述的大消费而言较为轻量,但依旧会受到这种谨慎心理的影响,特别是在智能手机性能逐渐步入瓶颈的背景下,换机会显得“没有必要”。那么为何在2023年三季度后的时间点,这种“必要”的意愿又有所增多?
02
三年周期至,换机刚需属性提升
就笔者而言,对电子产品的替换需求同样是可以被解构的,其一是产品在刚性需求上是否不能用了,其二则是新产品是否有完全超越当前产品的功能性。这两种视角可以替代到大多数科技主导的产品中,包括汽车、电气化之于汽车行业,或是TWS耳机之于耳机市场。而有关刚性需求的迭代部分,一般被称之为“周期”。
随着智能机的技术迭代步入瓶颈,以及4G换机潮的结束,智能手机性能上限堆料的竞争开始,在白热化的竞争后市场留存下来的头部企业各个产品质量都保持在优异的水平,其结果就是智能手机的换机周期进一步拉长。
根据市场调研机构Counterpoint Research的数据显示,中国智能手机的换机周期在2019年-2020年期间在24~25个月,而在2022年以后则达到了30个月以上。其中的影响因素既有技术突破方面的内容,也有手机是否能正常使用、手机内存是否充足、手机的电池续航功能等不依赖于创新的替换需求,这是一种被动的,但性质接近刚需的需求类型。
2020年以来,智能手机的销量步入下行期,国内市场的需求也因为疫情的冲击受到压制。若将2020年视作智能手机最后的销售大年,那么随着换机周期的“三年之期”到来,2024年迎来换机需求的概率明显提升。
当然,在科技升级领域,2023年其实也有不少值得关注的要素在,包括:2023年以来的AI技术浪潮,抑或是折叠屏手机的渗透率提升,都有希望成为智能手机换机潮爆发的契机,但就笔者个人观察而言,上述两类创新在国内市场的落地或许还需要时间,2024年若手机产业出现上行,其核心或许还是以周期驱动为主。
03
写在最后
作为换机需求的具体落地处,随着新一轮换机周期逐渐开始,各大手机品牌的新机型将于4季度集中上市,预计国内智能手机市场四季度的出货量有望延续三季度的趋势,实现手机市场销量的拐点。
原文标题:国内9月智能手机出货量大涨,周期视角下智能手机迎拐点